查看原文
其他

穷人思维正在毁掉你

李文瑶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2-11-15

点击↑ 关注“曾奇峰心理工作室”

36岁单身合租女明星家曝光:这也太乱了???(点击)


1
你为什么是个“穷人”?

人人都想自己成为富人,很可能有许多人一辈子都处于“成为富人”的渴望中,而永远觉得自己是穷人。

有一位朋友,其实事业做得挺出色,但他永远有一种在“填坑”的感觉:总觉得自己做得再好,也只是把“欠下的债”给还了,永远不会有一种,啊,我赚了很多钱,我做成了很多事情的成就感。

而只是感觉,啊,我又把这个坑填平了,但接下来,新的坑马上就要出现,自己又要开始周而复始的填坑运动,只要自己稍微懈怠一点,坑马上就会陷得无比巨大,以至于总有无法填满的恐慌感。

当我问他,你有过“富足”的感觉吗?

他认真思考了几分钟,惊讶地发现,原来自己的生命体验中,真的没有“富足”二字可言。一个从来没有富足体验的人,又怎么能够体会当一个“富人”是怎样的感受?


这样的人,也许他们的收入并不少,按照现实的标准来看,绝对不算“穷人”,但他们就会一直处在“穷人”的状态。

现在很流行的一种说法是“穷人思维”决定了你的“穷”,但“思维”还不是一个最底层的东西,我们可以往下再探索一步:

那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你的“穷人思维”?


2
别让领薪水限定了你赚钱的自由

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《穷人思维正在毁掉你》,其中有一个特别鲜明有趣的观点:

当你去为一个工作领薪水,你的“穷人思维”就已经开始了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领薪水不是赚钱的开始吗?

但细思一下,就会慢慢体会出如果你只是作为一个“雇员”去领薪水,为这份薪水工作,其实这种感觉,就相当于在“填坑”。

当老板雇佣你给他干活,好像就是给了你一个“坑”,你就应该负责把它填完,然后获得所有的报酬(薪水)。

在这个过程当中,你会体会到很多“被迫”的感觉,“欠债”(应该)的感觉:我应该做某事某事,因为老板给我钱了,就是叫我做某事某事,我如果不做某事,我的钱就会没有,所以我是不得不去工作。

而且你会发现在职场上,很多工作岗位拿的是死工资,除非你是做销售的,业绩与提成挂钩。所以即使你工作得很出色,也不见得就能获得相应的口头或者经济的嘉奖。

只要这种“被迫”的,“填坑”的感觉一直伴随着你,你就不会觉得自己真的是在为自己赚钱,而只是一头“社畜”。


但这并不是说,一旦“领薪水”,一旦不做老板,而受人雇佣就是“穷人思维”,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形式上是不是领薪水,而是你内心是不是只把你的工作当作是领人薪水,替人劳碌的事情,而没有真正去想过:

我,要通过这份工作,达到我怎样的目标;我,用怎样的方式,能够更有效率地赚钱?


3
主体性:企业家思维的精髓

一个打工仔也可以拥有企业家思维,而不必陷入“穷人”思维,其关键,就在于是不是对于自己的发展有“主体性”。

一个有主体性的打工仔,虽然拿着的是老板的工资,但考虑的是自己的事业,他考虑事情所有的出发点,不是为了“填”老板给的坑,而是如何更好地走自己的路。

记得房产界传奇人物欧神在他的《中产阶级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》中提到过这样一个例子:

如果你还在上班,下午有一个重要会议,另外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笋盘可以去看,你选择哪一项?

大部分都会选择去参加那个重要会议,而欧神的选择当然是去看笋盘,因为有可能一个笋盘就能给你带来比薪水多几倍几十倍的收入,那么即使你为了去看笋盘缺席会议被开除了,也是值得的。

这样一个“打工仔”,虽然同样是领薪水,但他没有被薪水所束缚,他做的决定不是考虑达成别人的要求,而是任何最大化自己的需求和利益,这,就是主体性。

如果你惧怕因为“不听话”而由此带来的规则的“惩罚”的话,可能就不得不束缚在“为别人工作”的填坑感中,无法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感。

这种受限的感觉,永远不能给你提供真正“富足”的感觉,因为它是被别人限定的,这是你无法突破“穷”的感觉的原因之一。

原因之二在于现实层面: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主体性去思考:我究竟要怎样做才能更有效率地赚钱,并且用于付诸行动去尝试去实践的话,很可能在现实层面你就永远拿着那些“应得”的工资,辛勤耕耘着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很难在财富的积累上有本质的突破。

“企业家思维”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开一个公司,而是说你能够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“企业”来经营,一个真正能够在市场中自由搏击的“主体”必然是只需要遵守市场的规则和规律,而不会太care 一个形式上的“领导”或者“老板”如何要求和评价自己。如果对方的要求正好符合自己的需求,大家双赢皆大欢喜,如果有悖,大可不必愤愤然委屈着继续合作,而可以潇洒分手,相忘于江湖。

“穷人思维”不如“企业家思维”具有主体性,因为拥有这些思维的人,他们在寻求一个权威的“允许”,而不是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“决定”。


4
富足的感觉:不需要允许的人生

什么是富足的感觉?其实就是被允许感觉到满足和愉快。

很多时候,我们是不被允许感觉到满足和愉快的,特别是在小时候。

“不能骄傲自满!”
“知不足而后进!”
“你这孩子一天到晚,啥好高兴的,傻乐!”
“你当个公交司机就满足了?没出息!”
……

类似的话,经常在耳边,没有人允许你满足,你好像就不能满足,就在等待一个允许。

等待允许是小孩子的状态,因为他们总要等待成年人的允许,才能去做某事,这是对于具体事务的允许。

等到小孩子长大成人,也许他们不再需要具体事务上得到成年人的允许,但那种满足的,高兴的,愉悦的感觉,似乎还不能自主得到,总还在等待一个永远也等不到人给他们允许。

这个人,或许是他们内心深处,那个永远也无法愉悦开心的母亲,或者是永远对他们“更上一层楼”要求的严苛的父亲。


也许,现实层面上的父母,并不是这样的,然而,这些成年“孩子”的内心,却并不愿意放弃这些形象,他们似乎在用这种纠缠,这种自己永远不快乐,不富足的状态,在报复着什么,在等待着什么。


5
只有自己能允许自己富足

“富足”是一种内心的状态,而并不是一种现实标准。

毁掉你的“穷人思维”并不是只让你在经济上陷入困境,更主要的是让你在心态上陷入困境:我永远是为别人做事的,我永远也无法体验到富足,自由和自主的感觉。

无法真正离开内心那个永远对你说不允许满足的父母,也就无法真正为自己做一个获取金钱的决定。

你,在等待别人的允许中,也就永远是一个“穷人”。


当你开始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“决定”,你就有了更多自主性,更多创造性:赚钱这件事,不会有人教给你,只有你可以为自己找到一条路,而走上这条路,首先需要的是去做一个又一个的决定。

每个决定后面可能带来收益,也可能带来风险,这都是作为“企业家”们必须去承担的,而一个真正优秀的“企业家”,永远将目光瞩目于如何可以更好地发展,而不是我又失去了什么,我还缺乏什么。

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褚时健能够在七十四岁高龄时候重启事业的原因:别人眼中的风烛残年,他心中的风华正茂,显然,他的富足感不需要任何人“允许”,这就是他“逆势”而为的巨大能量所在。

而你的富足感,究竟被什么封印住了呢?这也许是每个觉得自己“穷”而又渴望“富”的人可以最先去探索的问题。




RECOMMEND
推荐阅读

1.36岁单身合租女明星家曝光:这也太乱了??

2.阚清子被“老公”出轨家暴:这类男人是出轨“高危人群”

3.婚后不配谈爱情?四个原因,颠覆常识

4.宁静:做个不好相处的女人有多爽?

5.童年受的伤,是怎样影响你一生的?

6.“气质”决定了你会爱上谁

7.没被稳稳爱过的人,才会这样折腾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